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概况 > 研究机构

作物栽培所简介

来源:作物栽培所 发布时间:2021-05-24 15 发布者:

作物栽培研究所是根据十编办发[2002]24号文件由原来的作物栽培室、粮油研究室更名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各类农作物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推广工作。

现有科研人员共7名,其中正高级农艺师1名,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3名,助理农艺师1名,包括具有全日制博士和硕士学位各1名,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科学思想活跃,专业优势互补。栽培所自成立以来,围绕十堰山区农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先后开展了小麦、旱稻、玉米、马铃薯、甘薯、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和小豆等各类粮油作物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累计引进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50多个,研究推广各类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80多项,应用面积8000多万亩。

栽培所还依托国内顶尖植保专家陈万权研究员建设了农作物绿色防控院士(专家)专家工作站,也是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的主要实施团队及农作物区域试验承担单位和农业农村部农药田间药效鉴定协作单位。2017年创建的特色粮油创新工作室,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20211月被十堰市总工会命名为张凡职工(劳模)工作室并挂牌。配备有实验室60平米,仪器设备20多套,仓库120平米,挂藏室60平米,晒场1000平米,脱粒机5台套,其它科研生产设施俱全;建有中试基地(十堰市不同海拔和生态类型)500多亩,高标准试验地20多亩(十堰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科研基地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深度合作杂粮、杂豆、甘薯和贡米等相关企业5家。

“十三五”期间,在上级科研单位、高校和国家小麦、食用豆产业体系的支持和帮助下,主持(参与)完成国家任务专项、重点研发专项、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10多项。获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科技奖励和省()级荣誉20多人次,主持制定地方标准8项,获重大成果鉴定和发明专利授权各2项,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由栽培所主持完成的《秦巴山片区(十堰)小麦条锈病精准检测及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2014--2016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和十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十堰市小麦接班品种筛选》获十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实施的《鄂玉10号、鄂玉16号大面积应用和相关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湖北省推广应用一等奖和十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优异种质的评价创制及高产多抗专用系列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四五”期间,作物栽培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以“六稳”和“六保”为着力点,在院(中心)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产业体系的支持下,以中国农科院协同创新工程、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技“五五”行动、省市共建专家大院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实施为依托,围绕十堰农业高质量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开展自主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和服务创新,为保障粮食安全,清水北送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址:十堰市白浪中路170

  编:442013

  话:0719-8461165

  长:张  凡(手机:13807282320E-mailhbsy2320@163.com

副所长:赵昌松(手机:18871935732E-mail58121547@qq.com

打印|关闭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 网站备案:鄂ICP备1801072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321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本网站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负责管理与维护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17号 | 联系电话:0719-8465809 | 邮编: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