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干旱缓解,食用菌团队前往房县指导食用菌生产

来源:食用菌所 发布时间:2022-09-01 11 发布者:李扬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部署,进一步推进人社部“秦巴山区香菇高效栽培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8月31日,我院(中心)副院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鄂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吴平华带领食用菌团队前往房县抢抓农时指导食用菌生产。

一场大雨让干旱缓解,在土城镇天禾菌业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抓紧时间生产黑木耳菌棒,目前正在刺破塑料袋使其出耳。团队专家建议企业加强管理,黑木耳耳芽形成前需要保持相对干燥,要防止孔口菌料风干,影响耳芽形成,黑木耳耳芽形成后(刺孔处长出黑点)要增加喷水量,出耳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创造“干湿”交替的生长环境。

随后,团队专家前往勤发富菌业有限公司在沙河乡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仔细考察调研之后对该基地今年刚开始使用的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对于企业提出的液体菌种不挂壁问题,团队专家建议企业要注意培养基酸碱度,保证液体菌种活性,同时优化设施设备,采用多段式注射装置,防止接种菌棒内壁失水影响液体菌种萌发吃料。在考察调研中发现生产基地内有一个因为负压导致严重变形的液体发酵罐,团队专家敦促企业负责人要注意安全生产,定期检查,防止因为阀门关闭、管道松动、压力过大等原因产生安全事故。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有成本低、时间短、萌芽快、纯度高、活力强、菌龄短等许多优点,但液体菌种对设施设备、生产环境、管理技术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要求技术人员加强学习,进一步掌握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在勤发富菌业有限公司万峪河乡香菇生产基地,团队专家提醒今年春栽香菇经历了高温干旱,后续催菇需根据品种特性和菌棒转色情况灵活管理,对于还在恢复期的香菇菌棒可以考虑延后几天再注水刺激,保证香菇的质量和产量,提高花菇率。

高温干旱虽然已部分缓解,但也要随时预防秋老虎造访,在未来,企业要做多方面的准备预防极端天气的出现,要准备更多的应急设备,加强管理。我院(中心)食用菌团队将持续关注各县市区食用菌生产情况,随时为我市食用菌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打印|关闭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 网站备案:鄂ICP备1801072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321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本网站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负责管理与维护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17号 | 联系电话:0719-8465809 | 邮编: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