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指导鄂西食用菌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保护

来源:食用菌所 发布时间:2024-04-12 07 发布者:罗义 李军

为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保护,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4月7-9日,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办的工作安排下,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马林研究员、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肖扬教授、小宗种类食用菌栽培岗位科学家李守勉教授,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明教授到鄂西站调研指导工作,助力鄂西地区食用菌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我院(中心)党委书记、院长周华平,副院长、鄂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吴平华,十堰市食用菌产业链专家团队召集人李为民及食用菌团队,郧阳区政协副主席、乡村振兴指挥部副指挥长李涛,郧阳区林业局局长马千里等参加此次活动。

专家一行先后前往郧阳区谭家湾镇、五峰乡、白桑关镇,房县土城镇等地深入一线调查羊肚菌、黑木耳、大球盖菇、野生食用菌等食用菌的生产情况。针对不同食用菌品类生产中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现场鉴定和指导。肖扬教授针对羊肚菌生产中出现的白霉病、链孢霉、木霉等病害的感染问题,对菌种生产、外源营养包生产和摆放、种植管理等环节提出可行性建议,降低出菇后期棚内湿度,尽可能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同时出现,减少病害发生和爆发式传播的条件。马林研究员针对羊肚菌、黑木耳、大球盖菇生产中出现的蚯蚓、跳虫、蕈蚊等害虫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虫害防治策略,利用黄板粘附、诱虫灯捕杀等物力方法减低虫口密度,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

李守勉教授针对郧阳区白桑关镇珍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品种选择、模式建立、农业废弃物利用、加工销售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为郧阳区珍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专家一行在鄂西综合试验站开展岗站对接交流座谈会,鄂西站向岗位科学家汇报近年来鄂西站在首席办的指导下开展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岗位科学家为鄂西站开展的水源区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提出发展建议和方向,推动鄂西地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鄂西站将继续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紧紧围绕岗位科学家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促进鄂西地区食用菌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打印|关闭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 网站备案:鄂ICP备1801072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321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本网站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负责管理与维护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17号 | 联系电话:0719-8465809 | 邮编: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