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专家来堰调研

来源:中药材产业链专家服务团队 发布时间:2024-07-03 09 发布者:张泽志 贾礼桂 周明

6月28至29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全草类药材岗位科学家刘灵娣,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湖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刘大会来十堰调研连翘生产情况,市农科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市中药材产业链专家团队“召集人”封海东陪同调研。

在郧阳区大柳乡连翘种植基地,大柳乡党委书记刘昌武向调研组介绍了本乡野生连翘发展面积、品种、产量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情况,提出连翘提产增效技术需求。在郧西县三官洞林区,重点了解人工培育连翘基地建设,单株产量差异性等情况。

刘灵娣表示,十堰连翘种植基础较好、发展面积较大,“连翘-淫羊藿”“连翘-苍术”“连翘—玉米”等套种模式成熟、田间管理到位、种植效益可观,是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希望十堰要加强“粮药套种”模式推广,提升中药材产业经济效益;要加大典型经验宣传力度,让大山“良药”走出“深闺”,不断拓宽群众致富新路子;要加强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力争“种业振兴行动”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封海东对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十堰“三农”事业表示感谢。他说,十堰山多耕地少、旱涝交替时常发生、“留守药农”年龄偏大,直接影响十堰“三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玉米是山区群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药材是当地群众最直接的经济来源。做好“粮-药”“药-药”套种模式研究和推广是发展山区农业、提高群众经济收入最有效的措施。希望十堰能与国家体系共同持续深化京堰对口协作工作,深入探讨“产学研”领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大健康事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满足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需求。



打印|关闭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 网站备案:鄂ICP备1801072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321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本网站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负责管理与维护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17号 | 联系电话:0719-8465809 | 邮编: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