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但部分田块存在早播麦旺长、晚播麦苗小苗弱,病、虫、草基数大等不利因素。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气温起伏波动较大,冬春连旱、“倒春寒”发生风险高。针对我市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和气象特点,为做好春季田间管理,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意见:
一、科学施肥,转化苗情
弱苗麦田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或用15:15:15复合肥与尿素1:1混施,总量控制在每亩7.5-10公斤,也可同时喷施叶面肥加快恢复速度。壮苗麦田亩施用尿素5公斤、或4公斤尿素+5公斤复合肥。旺苗麦田应推迟施用拔节肥,采取控旺措施,年前未使用过多效唑的麦田,每亩施用15%多效唑40g控旺;使用量低于80g的,每亩施用10%助壮素30-40mL;80g以上的不再施用。
二、化学除草,病虫防控。
年前未进行化学除草或者防治效果不佳的麦田,需尽早施药。旱茬麦田以阔叶杂草为主,可选用唑草·苯磺隆、唑草·2甲4氯钠、唑草·双氟磺草胺等药剂;稻茬麦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加保护剂。待杂草出齐,气温回升,拔节之前进行化学除草,选择日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的晴天用药。
针对条锈病防控,应加强监测,达到防治指标(平均病叶率达0.5%~1%)及时组织大面积应急防治,常用杀菌剂有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三唑酮。针对赤霉病防控,齐穗至扬花初期是最佳防治时期,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优先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菌酯、戊唑醇等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高温少雨利于麦蜘蛛、蚜虫等害虫发生为害,可用联苯·噻虫嗪、阿维菌素、茚虫威等药剂进行防治。提倡药肥混喷,做到一喷三防、保粒增重。
三、清沟理墒,降渍防旱。
及时清沟理墒,实现“三沟”配套,保持田间排水通畅,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清理三沟,也有利于小麦遇旱时及时沟灌洇水。
四、气象预警、预防“倒春寒”。
在低温天气来临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喷施生长调节剂,可用氨基酸300-500倍液喷施或1500倍芸苔素+500倍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增强植株抗寒能力。冻害发生后根据受冻程度追施尿素并喷施含氨基酸、腐殖酸或海藻酸水溶肥料及芸苔素内酯等,以促进根系发育、争取高位分蘖成穗。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 网站备案:鄂ICP备1801072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321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本网站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负责管理与维护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17号 | 联系电话:0719-8465809 | 邮编: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