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罕见连续干旱少雨天气可能对我市在田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打牢全年粮食丰产基础,提出如下科技应对措施:
中药材
1、及时灌水抗旱。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增加滴灌设施,保持适宜土壤墒情。对于水源不足且灌溉系统不完善的山地、坡地,可架设竹管、塑料管等方式从山间溪流、河道引水灌溉。对于缺水严重的基地,可采用环卫洒水车运水等方式临时紧急抗旱。
2、遮阳覆盖,降温保湿。为确保黄精、白及、苍术等喜荫中药材正常生长,应及时覆盖遮阳网或者与高秆作物套种,以达到遮蔽强光、降温保湿的目的,为中药材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地面覆盖,减蒸保墒。黄精、黄连、白及、苍术、天麻、茯苓等中药材要用秸秆、稻草、杂草、防草布等覆盖畦面防水保水,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根际生长温度,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促进中药材生长。厚朴、银杏、木瓜等中药材采用树桩部地面秸秆覆盖,保持根部湿度,减少水分蒸发。菊花、野菊花等中药材在定植时宜采用银黑地膜或黑地膜覆盖,保持田间墒情,减少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
4、及时清除田间除草,减少杂草消耗水分。
5、合理施肥促生长。根据中药材品种特性和生长情况,选择喷施矿源黄腐酸钾、海藻多糖等高温型叶面肥,减轻高温干旱的危害。或结合灌溉浇施低浓度水溶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植株抗高温和抗旱能力。
香菇
1、有条件的企业及种植户提升设施设备,增加养菌棚顶部及四周遮阳网层,在养菌棚顶部安装喷水带喷淋降温、地面喷水降温,但注意严禁向菌棒直接喷水,以防止高温高湿环境下菌棒污染。要做好喷水后通风工作,注意在早上棚内气温不高时开始喷水,减缓棚内温度攀升速度。
2、养菌阶段应避免在高温时段翻动菌棒,散堆、移堆工作宜在早晚凉爽时进行,操作需轻拿轻放,刺孔增氧放气操作避免高温时进行,同时注意通风散热,防止高温烧菌。
3、若发现有烂棒、杂菌感染的菌棒,应马上拣出丢弃,以免相互感染。
4、要注意环境卫生,,密切观察菇蚊、菇蝇等害虫动态,对养菌棚及周围环境须预先进行消毒杀虫。对于还在出菇的菌棒,应注意及时补水。若菌棒已失水严重,可雾状喷水湿润菌棒,待菌丝恢复活力后补水刺激出菇。
黑木耳
1、正值催芽阶段的,可以在夜间温度较低时在菌床上覆盖遮阳网或者草帘以增加菌包湿度,白天温度回升之前撤掉覆盖物。
2、浇水时确保菌袋温度在18~25℃,在此温度区间时可少浇勤浇,促进耳芽快速分化,温度过低或者过高不可浇水,以免菌袋受损。
3、正值出耳的,确保浇水时菌袋温度在18~25℃,在此温度区间时少浇勤浇,使木耳能健康生长。
4、如遇极端高温天气,则停止浇水,避免高温高湿对菌袋造成损害。
小麦
当前我市小麦正处于扬花—灌浆期,是小麦需水需肥、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期,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期。根据我市小麦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
1.科学灌溉。小麦灌浆期遭遇高温干旱易引发青枯逼熟现象,对于中午高温时段叶片短暂卷曲、傍晚至次日早晨能恢复平展的田块,无需补水;但若叶片持续卷曲无法恢复且近期无有效降雨,则需科学补水。灌溉应优先采用浇灌或喷灌,避免沟灌尤其是大水漫灌,降低小麦病害和倒伏发生概率。若必须沟灌,需采取洇水方式速灌速排,确保田面无积水。补水时间应选在傍晚至凌晨低温时段,严禁午间及午前高温作业,以防加重蒸腾与根系缺氧风险。
2.喷施抗旱剂。对于无灌溉条件的麦田,可喷施抗旱剂控制叶面气孔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授粉率。选择无风晴天上午10:00前或16:00后,避开高温强光时段,使用FA旱地龙(黄腐殖酸≥80%)100g兑水40~50kg进行叶面喷施,也可喷施矿源黄腐酸钾、芸苔素内酯等。
3.扎实开展“一喷三防”工作。干旱会降低小麦的生长势和抗逆能力,更易被病原菌和害虫侵染。针对蚜虫危害,可选用吡虫啉或阿维菌素进行针对性防治;对于部分叶片卷曲、穗发育迟缓的田块可结合病虫害防控,进行叶面补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 g+尿素50 g+芸苔素内酯10 ml兑水30 kg喷施;缺硼田块加喷0.2%硼砂溶液,可有效预防小麦“穗而不实”。“一喷三防”操作时可适当加大喷水量,以减缓旱情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千粒重。
4.及时收获。预防旱涝急转和烂场雨,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晾晒,确保颗粒归仓。
油菜
当前我市大部分油菜已经进入角果发育成熟期,干旱会加速油菜成熟进程,需密切观察角果颜色和籽粒状态。根据田块具体情况,采取对应措施:
1.适时减损收获。当全田70%~80%角果呈黄绿色、籽粒呈黑褐色且硬度达标时,选择清晨或傍晚空气湿度较高时,立即抢收,避免因过度干旱导致角果炸裂和落粒损失。收割时轻割轻放,将植株割倒后平铺田间晾晒2~3天,促进后熟和籽粒脱水,再集中脱粒。对早衰田块、正常田块分片收获,优先抢收角果开裂率超过10%的区域,减少田间损失。
2.科学合理灌溉。对尚未完全成熟的田块,若具备灌溉条件,优先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小水量补灌,避免高温时段浇水导致水分蒸发过快或植株生理性损伤。
3.喷施抗旱剂。可喷施腐殖酸、黄腐酸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旱能力,延缓叶片早衰,促进籽粒灌浆。如伴随干热风(高温低湿伴风),可提前喷施芸苔素内酯(0.01-0.05mg/L)或氨基酸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性。
4.预防旱涝急转。对倒伏油菜田,需清墒理沟,以便排水降渍,避免角果泡在水中导致籽粒发芽,减少霉变。
玉米
当前正值春玉米播种关键时期。干旱严重影响玉米播种和出苗,可能导致种子发芽困难、出苗不齐或幼苗生长受阻。为科学应对旱情,保障玉米春播的正常进行,现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1.优选抗旱品种。选择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优先选用种子包衣或经抗旱处理的种子,提高抗逆性。
2.提高播种质量。具备浇灌条件的,采取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力争10厘米土层全部湿润。不具备浇灌条件的,播种前用FA旱地龙拌种,播种深度较常年增加1-2厘米,采用地膜覆盖保墒出苗,出苗后及时放苗。未来10天之内无有效降水建议推迟播种或者采用育苗移栽。
3、合理密植与播种量。平原、丘陵夏玉米密度 4000 株以上,山区春玉米密度 3000 株以上;为保证密度和群体整齐度,用种量较正常年份增加30%。人工播种每穴2-3粒,机械播种每穴2粒。
4、科学施肥:底肥亩用量40-50公斤复合肥(15-15-15),注意肥种分离,防止烧苗;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病虫草防控:重点防治小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芽前“玉双铲·异丙草莠”封闭除草或苗后5叶期“烟嘧磺隆”喷雾除草;
6、预防旱涝急转。及时清理沟渠,在排涝后需及时浅锄及补充氮肥。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 网站备案:鄂ICP备1801072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321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本网站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负责管理与维护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17号 | 联系电话:0719-8465809 | 邮编:442000